李玲去巴尔干半岛旅游,在一座城市看到一块竖立着的石碑,上面刻着:“1914 年6 月28 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

李玲去巴尔干半岛旅游,在一座城市看到一块竖立着的石碑,上面刻着:“1914 年6 月28 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李玲去巴尔干半岛旅游,在一座城市看到一块竖立着的石碑,上面刻着:“1914 年6 月28 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这座城市应该是:[     ]
A.来克星顿
B.雅典
C.萨拉热窝
D.贝尔格莱德
答案
C
举一反三
长期以来,由于列强之间的争夺和其他复杂的原因,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点燃这个“火药桶”的导火线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德国闪击波兰
D.珍珠港事件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

A.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
B.意大利——萨拉热窝事件
C.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突袭波兰
D.苏台德区——慕尼黑阴谋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世界大国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外政策和相互较量,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正是那两个军事集团之问的争斗酿成了世界大战。——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三: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力,……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华沙条约》)
(2)材料二是战后美国哪一外交政策的表现?该政策开始实施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说出此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2012年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40周年。40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历史性的握手
(3)“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标志着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当今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当今国与国之间应怎样处理相互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萨拉热窝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     ]
A.民族独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恐怖活动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C.民族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D.暗杀是民族解放的对策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要拍摄《萨拉热窝事件》这部电影,你认为导演在表现手法上符合“世界和谐”发展理念的是[     ]
A.高度赞扬普林西波的民族英雄的行为   
B.完全否定普林西波的行为   
C.突出奥匈帝国的“军演”是大战发生的根源   
D.体现了普林西波的爱国行为,但反对个人恐怖手段,反对战争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