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建设始终与建设的目标和建设的手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党的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上,都把建设新中国的战略目标确定

现代化建设始终与建设的目标和建设的手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党的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上,都把建设新中国的战略目标确定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现代化建设始终与建设的目标和建设的手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党的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上,都把建设新中国的战略目标确定为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工业化……1953年,中共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蓝图——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1959年12月24日,***提出:“需要加快建设我们的国家,使我们国家更快地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在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概括***的提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要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强国。”——《现代化知识干部读本》
材料二: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作了全新发展,即不仅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而且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土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一《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思考》
材料三: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20世纪下半叶我国对现代化目标的确定有过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变化相对应的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俄、美两国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改革调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面对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0世纪50年代确定的目标是工业化;50年代末到60年代发展为“四化”(即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的现代化);80年代后期(党的十三大)确定为“四化”以及社会、政治的现代化,即“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2)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3)俄国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4)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手段。
举一反三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新政”措施是

[     ]

A.大力整顿银行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劳资关系
D.缩减农业产量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1)上图所示历史人物是谁?框中的这段话,放映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1932年美国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千百万人只是因为像牲畜一样生活,才免于死亡。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最首要的任务是使人民有就业机会。假如我们明智地勇敢地去做,这不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任务就可以部分地完成。
(2)导致《财富》杂志报道的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总统提出了什么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见下图
(3)材料三中彩车上牌子所示的”联产承包“方式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省?这种方式”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小施同学写了一篇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小论文,其中对新政评价正确的是
①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②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③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历史知识的关联,不正确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
C.苏俄新经济政策——1936年宪法
D.美国罗斯福新政——《国家工业复兴法》
题型:山西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毛毛听到同学们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什么,他听到了国家干预经济、上世纪30年代、兴办公共工程、蓝鹰运动等字眼,由此毛毛断定他们正在谈论的话题应该是

[     ]

A.巴黎公社运动
B.工业革命
C.罗斯福新政
D.辛亥革命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