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夏天,40岁的罗斯福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

       1921年夏天,40岁的罗斯福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1921年夏天,40岁的罗斯福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疗病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1924年,他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并在1928年成为纽约州州长。        政敌们常用他的残疾来攻击他,这是罗斯福终生都不得不与之搏斗的事情,但是他总能以出色的政绩、卓越的口才与充沛的精力将其变成优势。首次参加竞选他就通过发言人告诉人们:“一个州长不一定是一个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是脑力劳动,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依靠这样的坚忍和乐观,罗斯福终于在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并连任4届。从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任职长达12年。曾赢得美国民众长达7年的高支持率,创下历史记录。        看完这段有关罗斯福的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对他的看法。                                                                                                                                                                                                                                                                                                                                                                                                                                                                                                                                                                                                                                                                                                                                                                                                                     
答案
“略”
举一反三
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最大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D、政府干预经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领导美国渡过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著名总统是[     ]
A、罗斯福
B、华盛顿
C、林肯
D、杜鲁门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

[     ]

A、恢复银行信用
B、加强保护关税
C、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
D、压缩农业生产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罗斯福的新政在美国推行,产生的影响中没有

[     ]

A、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B、消除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高兴得老泪往下淌,第一句话就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事情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想不到日本人帮了他大忙。曾几何时,为了把美国拖进战争,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搞到一个《租借法》,而日本人的行动却使美国人不得不痛下决心投入一场全球战争。当天,英国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而希特勒却对此大为恼怒,据希特勒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在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暴跳如雷,在场的人被吓得目瞪口呆。希特勒始终没忘记美国干涉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他认为德国征服欧洲,摧毁苏联、最后制服英国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必须有一个条件:美国不介入。因此他尽量不给美国以参战的借口。他在1939年9月向德国海军将领下达了严格的命令:“任何德国潜艇不准在大西洋攻击美国船队”。但珍珠港事件使美国人终于找到了参战的借口,希特勒的世界性战略可能要功亏一篑。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丘吉尔和希特勒在得知珍珠港事件爆发的消息后,为何会有如此不同的反应,请结合材料加以说     明?                                                                                                                                                                                                                                                                                                                          (2)假如没有日本偷袭珍珠港,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将会如何?为什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