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列宁在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时指出“现在最迫切的就是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生产力的办法。”-----摘自《青海社会科学》材料二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列宁在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时指出“现在最迫切的就是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生产力的办法。”-----摘自《青海社会科学》材料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在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时指出“现在最迫切的就是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生产力的办法。”
-----摘自《青海社会科学》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与农场主签定合同,犁掉小麦、棉花各1000多万英亩,以及玉米900多万英亩。政府购买和屠宰了2300万头牛、600多万头生猪,将其当肥料。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
材料四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安徽凤阳农民这样唱到:“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指出的“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生产力的办法”具体措施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政府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这一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1950年实行的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它与材料四的共同影响是什么?(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请举出中外史实各一例来说明。(2分)
答案
(1)农民以实物税的形式向国家交纳粮食税,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和饲料,农民可以自由处理(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国家加强对农业的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4)中:1950年对农业实行合作化;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外: 大化改新颁行“班田收授法”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中外史实各一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内战后列宁企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导致了1921年出现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为了应对危机列宁等人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可以得出农民以实物税的形式向国家交纳粮食税,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和饲料,农民可以自由处理(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材料体现了政府要求农民减耕减产,稳定农产品价格,由政府补贴农民损失,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生产的调整,也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一大特点,即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依据材料“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可以得出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其产生的作用为农民得到土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材料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对农产品的自由自配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结合中国和世界历史相关改革和政策调整的内容加以回答:中:1950年对农业实行合作化;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外: 大化改新颁行“班田收授法”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等
举一反三
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右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此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恶性竞争的企业界、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深陷贫困的劳工以及尖锐的劳资关系进行了规定,从而遏制生产过剩。“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
——***
材料二 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疲力尽,经济上衰弱的生存能力已使欧洲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40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后为欧盟)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材料三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段材料,分别说出: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彤成怎样的模式?(2分)
(2)材料二中“长达6年的战争”使欧洲“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请你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的史实加以证明。(1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的历程呈现出什么趋势?这种趋势对当今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日本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是哪一条措施?(1分)
(5)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埋首发展经济,那么你认为要想使各国经济都有相对良好的发展空间,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是什么?(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后期,苏联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是(  )
A.个人崇拜严重B.经济发展停滞
C.戈尔巴乔夫改革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些学者认为,斯大林时期乌克兰发生的大饥荒是当时农业政策造成的。如果这些学者的观点符合史实,造成大饥荒的原因应是(   )
A.推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C.实行农业集体化D.开展种植玉米的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 -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