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这个口号的错误突出表现在A.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B.过分强调客观,忽视了人的作用C.盲目求快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这个口号的错误突出表现在A.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B.过分强调客观,忽视了人的作用C.盲目求快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这个口号的错误突出表现在
A.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B.过分强调客观,忽视了人的作用
C.盲目求快求大,忽视了人的作用D.过分强调了“量”而忽视了“质”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农业生产中的虚报浮夸,这种不顾实际的口号,明显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故选A。
点评: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错误泛滥,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举一反三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历程中的不同节点,都高度重视总结经验。成功的就坚持下来,负面的就用来警示,这已经成为一个传统。根据材料将下列图片进行分类(    )

①                ②                ③               ④
A.负面①②、成功③④B.负面①③、成功②④
C.负面①②③、成功④D.负面①、成功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经济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政策的调整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不符合上述内容的事件(     )
A.罗斯福新政B.人民公社
C.俄国1861年改革D.日本的大化改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个言论最有可能出现在: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大跃进”运动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稻粒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赶冬瓜。
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反映的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的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失误?(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2分)
(3)你认为出现这样失误的原因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一:《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镜头二:《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夫妇推向门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镜头三:《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请回答: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可以从中推断当时全国正在掀起什么运动?(1分)
(2)镜头二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时期?该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3)镜头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伟大决策?该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2)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