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②种植水稻用绿肥③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稻麦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①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 ②种植水稻用绿肥 ③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④稻麦间种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以白居易的诗歌《忆江南》为素材命题,考察江南经济的开发,江南经济的开发,为以后经济重心的南移创造了条件,以后的统治者国家的财政大都依赖于江南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是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史实,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江南经济开发史实的识记能力,但本题以白居易的诗歌为素材命题,命题形式新颖,考察角度巧妙,学生一把根据课本知识就可得出答案,思想文化一般都会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这里给同学们提醒的是各学科的交叉,所谓“文史不分家”,对一些古诗句诸如“南朝六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兴盛等等,对一些文学著作,同学们不妨经常思考一下,看它们的意境,分析它们和我们课本上那些知识有关。 |
举一反三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人口增多 | 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 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 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试列举两点原因。(2分)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2分) (3)从江南经济变化的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借鉴之处?(2分) |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请回答: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3)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2分) (4)从江南变化的原因中,你认为对经济发展有何启示?(2分) |
开疆拓土篇 (6分) 华夏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民众披荆斩棘、辛勤劳作而形成的。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段开疆拓土的历史吧!
图(1)秦朝疆域图图 (2)西汉疆域图图
(3)某时期形势图 请回答: (1)都城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从图1和图2我们能得知,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哪里?(1分) (2)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发生转移?(1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 (3分) (4)你能举一个对祖国边疆的开发或管理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吗?(1分) |
宋史中记载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最准确的意思是A.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 B.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 C.南方的人口超过北 | D.南方是粮食主要产区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