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探究问题.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因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009

走进生活,探究问题.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因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009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走进生活,探究问题.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因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009年6月11日正式把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升至6级,这意味着21世纪的首次全球性“流感大流行”已经到来.H1N1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染途径与普通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类似,包括发烧、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材料二:艾滋病是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一种疾病,在2002年上半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16.7%,累计感染总人数已增长到100万人.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专家估计到2010年时,我国实际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如果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或者接受被HIV污染的血液,都可以感染上艾滋病,被感染的母亲也可能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
(1)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是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
(2)从免疫学角度分析,______是预防传染病大面积流行的最好方法.
(3)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_.
(4)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是______.
(5)本艾滋病患者是因为吸食毒品而被感染,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为了人们都能健康、幸福地生活,请你为“国际禁毒日”写一句宣传语.______.
答案
(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
(2)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因此在没有针对病原体的药物的情况下,注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大面积流行的最好方法.
(3)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病毒.
(4)由资料二可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和血液传播.
(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还包括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同时,吸食毒品还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我们应该远、拒绝离毒品.
故答案为:(1)流感患者;空气、飞沫传播
(2)预防接种
(3)病毒
(4)性传播、血液传播
(5)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请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举一反三
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___和______.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是______.各种病原体在传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它组织中都能生存和繁殖,并能通过传染源的______、______或各种生物媒介,直接或间接传播给其他人.称为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水、饮食、接触、生物媒介等.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称为______.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______,就能起到预防作用.即可从______、切断传播途径、______三个方面进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看,传染病患者属(  )
A.传染源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D.以上三者都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许多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
A.发病前期未表现症状时B.发病后期
C.发病初期表现症状时D.发病中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蛔虫生活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魔方格

(1)蛔虫病是传染病,传染源是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易感人群是______.
(2)图中的[4]表示的是______.[______]表示的是成虫,图中的[1]上边较粗大两端尖直的是______虫,下边较小的,一端向内卷曲的是______虫.
(3)虫卵由图中[______]进入人体的肝脏、______、______直到咽喉后,又进入胃,最后在图中[______]______发育为成虫,靠吸食人体的______生活,同时放出一些______物质损害人体健康.
(4)图中[2]是______过程,这时此人也成为该传染病流行的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叶,欧洲产妇在医院分娩的死亡率比在家中分娩高很多.塞曼尔维斯偶然发现,一位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划伤手指,不久就死亡,其症状与产妇死亡一样.他怀疑产妇尸体中有一种“尸体物质”,经医生的手或手术器械,会进入分娩产妇体内.经观察试验,了解到以下信息:
A.医院对手术器械不消毒,医生在手术和解剖尸体时不戴手套;
B.维也纳总医院的第一妇产科医生解剖尸体后常直接从解剖室去帮助产妇分娩,第二妇产科医生无需解剖尸体;
C.塞曼尔维斯要求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助产医生在进病房之前用氯水消毒液清洗双手,消毒前后医院产妇死亡率变化情况如下表:
题型:台州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维也纳总医院产妇死亡率(19世纪中叶)
1848年前:在用氯水消毒之前1848年:用氯水消毒之后
第二妇产科200/10000130/10000
第一妇产科2000/1000012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