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2003年11月广东出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短短几个月内,“非典”迅速肆虐广州、北京等地,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蔓延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
2003年11月广东出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短短几个月内,“非典”迅速肆虐广州、北京等地,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蔓延。截止到目前,全国共有五千多人感染,三百四十多人死亡,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材料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即SARS)引起的。其传播特点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空气传播。专家建议,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对“非典”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病;要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工作和生活场所进行通风、消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材料二:解放军302医院退休教授姜素椿,不顾年老体弱,积极投身抗击“非典”第一线,不幸感染非典型肺炎。患病后,姜教授在自己身上大胆试验,注射痊愈后“非典”患者的血清,最后战胜病魔,康复出院,为救治“非典”病人开辟了一条新路。 材料三:据专家分析,SARS病毒很可能是从一些野生动物身上传染给人类的。在某些地区,有人不顾国家法令、法规,大肆捕杀野生动物;一些餐馆甚至将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做成菜肴,送上餐桌。 |
(1)由材料一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特点可知,该病是一种________传染病;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看,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工作和生活场所进行通风、消毒,这些措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以看出,注射“非典”康复患者的血清可以抵抗和消灭SARS病毒,是由于“非典”康复患者血清内存在________。 (3)联系当前我国的“非典”疫情,从保护动物,关注人类健康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所述事实的认识。 |
答案
(1)呼吸道 切断传播途径 (2)抗体 (3)“略” |
举一反三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传染病的接触传染方式: |
(1)把马铃薯块洗净,去皮、切成片,用水煮熟,然后把马铃薯片放在一培养皿中,加盖,置于温暖的地方(20~25℃),若干天后马铃薯片上长出各种霉及斑点来,有时还有红色斑点出现,这就是血细菌的菌落。在此实验中,马铃薯片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2)用解剖针从马铃薯片上挑起一点血细菌的菌落,放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轻轻摇动试管,水变成淡粉红色。 (3)把试管里的血细菌水倒在自己的右手上,1~2分钟后手上的水蒸发了一部分。然后用右手去握另一位同学的右手,这位同学又用右手握第二位同学的右手,第二位同学也用右手去握第三位同学的右手,第三位同学同样用右手去握第四位同学的右手。这一实验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四位同学都用右手去接触一个马铃薯培养基并把每个培养皿贴上标签,放在25℃左右的环境中加盖培养,1~2天后观察。 请分析:A.四个培养基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为什么会发生以上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哪种行为可能传播艾滋病 |
[ ] |
A.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卫生间 B.与艾滋病病人握手 C.患艾滋病的母亲哺乳婴儿 D.与艾滋病病人拥抱 |
大灾之后要防大疫。四川的汶川地震之后,我国政府在积极抢救伤员的同时,还组织大批防疫人员对灾区进行喷药消毒。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 ]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改善生活条件 |
2003春季,在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都发生了流行性非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是SARS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的。专家建议,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对“非典”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要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还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从传染病学分析,SARS病毒属于_________。 (2)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 (3)对“非典”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_______。 |
为了防止艾滋病的感染和扩散,我国已禁止进口外来血液制品,这种做法属于 |
[ ] |
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前三项都是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