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4分)酸雨、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极地臭氧层空洞…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4分)酸雨、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极地臭氧层空洞…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4分)
酸雨、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极地臭氧层空洞…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作用在于唤要求各国政府和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同时联合国系统为推进保护进程做出贡献.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世界主题为“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点出了保护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紧迫性.中国主题定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意指二氧化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倡导人们过上绿色、低碳生活.
(1)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2)下列行为中不利于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尽量少用塑料袋 B.随手关闭电器电源
C.大力植树造林  D.使用一次性筷子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
答案
(1)A(2)D(3)合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2)A、尽量少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同时塑料来源于化石燃料石油,所以也可节约能源,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A正确;
B、低碳理念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从节能、节电和节气三方面考虑,随手关闭电器电源,可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故B正确;
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正确;
D、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使用一次性筷子就加快了对数目的砍伐,不利于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故D错误.
(3)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等。故答案为:(1)A(2)D(3)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等
举一反三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很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
B.古人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说明黄河水滔滔不绝,不需要保护
C.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十分丰富的,人类砍伐森林不会产生影响
D.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是政府和科学家的事,与中学生无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市郊农田近几年两栖动物青蛙的数量统计数,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4分

(1)从1998年到2000年,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田青蛙的数量减少了一半,请你分析这些环境因素是什么?
(2)青蛙是农田害虫的天敌,为了减少***虫剂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请你帮助农民制定保护青蛙的计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
B.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大量产生
C.围湖造田
D.白色污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         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滥***,导致生态破坏;排放         废料,导致形成水华和赤潮,水中、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超标,(如汞、砷、镉通过食物链,危害人健康);排放过多的         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酸雨的主因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和机动车尾气而形成),导致酸雨;生物入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的排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