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正确的是A.牛顿——惯性定律B.里特——红外线C.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D.法拉第——电流的磁效应

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正确的是A.牛顿——惯性定律B.里特——红外线C.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D.法拉第——电流的磁效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正确的是
A.牛顿——惯性定律B.里特——红外线
C.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D.法拉第——电流的磁效应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A、惯性定律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发现的,所以A是正确的;
B、红外线是赫歇尔首先发现的,所以B是错误的;
C、奥斯特第一个发现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或者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所以C是错误的;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是错误的.
故选A.
点评: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
举一反三
张华同学到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 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填“左”或“右”)调节.
(2)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零件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推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    kg/m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明手上有一块橡皮泥,他想测出橡皮泥的密度。小明利用一个量筒、适量的水和细线设计了一个橡皮泥密度的方案,以下是他设计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明的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全(已知橡皮泥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1)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V1
(2)将橡皮泥浸没量筒中,读出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V2
(3)_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V3
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利用上述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
ρ泥=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两个测量实验来自于小钧同学实验报告上的摘录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①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G=6N;
②接着按图甲组装好器材,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        上升,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N,本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2)用天平、细线、烧杯和水测定某实心工艺品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平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 g;
②用细线将工艺品拴好并浸没在水中,但没有触及杯底(如图甲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得出质量为108 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            cm3

③从烧杯中取出工艺品,用天平单独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                  g;
④工艺品的密度为                kg/m3。小钧测量的工艺品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敏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如图甲所示)的总质量为80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     cm3。接着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则此时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kg/m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一块雨花石的密度.当他在调节天平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雨花石的密度是         g/cm3.雨花石被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