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的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所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的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所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的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所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
(3)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答案
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26
时间t/s4
平均速度v/(cm/s)15

(1)在该实验中,测出小车的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用的时间,
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因此该实验的原理是:v=
s
t

该实验测量小车的路程用刻度尺,测小车的运动时间用秒表;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
(3)由图可知,小车从甲到乙用时t1=2s,
则v1=
s1
t1
=
26cm
2s
=13cm/s;
小车从乙到丙用时t2=4s,走的距离s2=64cm,
则v2=
s2
t2
=
64cm
4s
=16cm/s;
小车从甲到丙用时t=6s,走的距离s=90cm,
则v=
s 
t 
=
90cm
6s
=15cm/s;
补充表格如下:
举一反三
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6490
时间t/s26
平均速度v/(cm/s)1316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各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B.在相同路程内,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则平均速度越大
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内,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
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等于4米/秒
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
C.等于5米/秒
D.大于5米/秒
一人骑车作变速直线运动,从甲地骑行540米到达乙地,用了3分钟;休息半分钟后,从乙地再骑行180米到达丙地,用了1.5分钟.则该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从乙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晓燕同学在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5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前半程的速度是6m/s.后半程的速度是7.5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6m/sB.6.67m/sC.7.5m/sD.6.75m/s
测一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______.
(2)实验器材有:斜面、金属片、刻度尺、停表和小车.实验的研究对象是______.
(3)在实验中,斜面倾斜的角度不要太大,为什么?
(4)为了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在正式测试之前应该先练习几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5)在测试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时.首先测出如图所示的距离,再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t,根据公式算出平均速度.在上述测量过程中,哪一个数据的测试有错误?错在哪?魔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