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用如图甲、乙两装置测机械效率时得到的数据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有用功(J)测力计示数(N)测力计移动距离(m)总功(J)效率140.2 1.

下表是用如图甲、乙两装置测机械效率时得到的数据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有用功(J)测力计示数(N)测力计移动距离(m)总功(J)效率140.2 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表是用如图甲、乙两装置测机械效率时得到的数据
答案
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有用功(J)测力计示数(N)测力计移动距离(m)总功(J)效率
140.2 1.60.60.96 
220.10.20.90.30.27 
(1)1的有用功为:W有用=Gh=4N×0.2m=0.8J
1的效率为:η1=
W有用1
W总1
=
0.8J
0.96J
≈83.3%
2的效率为:η2=
W有用2
W总2
=
0.2J
0.27J
≈74.1%
故答案为:
举一反三
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有用功(J)测力计示数(N)测力计移动距离(m)总功(J)效率
140.2 0.81.60.60.96 83.3%
220.10.20.90.30.2774.1%
某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了如下几个答案,其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0.05%B.65%C.100.8%D.125%
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时,设计用光滑程度一样的木板作斜面,当两斜面的倾斜程度不同时,先后沿斜面拉同一辆小车使它升高相同的高度h.
魔方格

(1)小明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与斜面机械效率的关系.
(2)做这组实验还需要提供两个测量工具.它们是:______.
(3)请描述小明做实验一的过程.要求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用符号表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用所测物理量写出机械效率的表达式______.
实验步骤:______
机械效率表达式:______.
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小吴同学测量了下列数据.请帮助他完成下列活动任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次数动滑轮重G/N物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动力F/N动力作用点移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0.510.10.70.347.6%
20.520.11.10.360.6%
30.540.120.3
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三(1)班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记录数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小组钩码重G/N动滑轮G’/N拉力F/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0.50.40.3547.6
20.50.40.3843.9
310.60.6253.8
410.80.7146.9
520.60.9868.0
620.81.0662.9
小明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并做了如下实验记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
20.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