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物理量 | 1 | 2 | 3 | 钩码重G(N) | 4 | 4 | 6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绳端拉力F(N) | 1.8 | 1.4 | 2.4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 | 0.5 | 0.3 | 机械效率η | 74% | | |
答案
(1)实验1中,s=0.3m,h=0.1m, 所以n===3,故实验1是用甲图做的实验; 实验2中,s=0.5m,h=0.1m, 所以n===5,故实验2是用乙图做的实验; 实验2:机械效率η2=×100%=×100%=×100%≈57%; 实验3:机械效率η3=×100%=×100%=×100%≈83.3%; (2)实验1和2中,提升重物相同,距离相同,只是滑轮组不同,尤其是动滑轮的个数不同,实验2的机械效率低于实验1,因此可得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3)实验1和3中,滑轮组相同,实验3提升的重物大于实验1,机械效率也更高,说明: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加物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故答案为:(1)甲;乙;见下表;(2)越低;(3)增加物重.
物理量 | 1 | 2 | 3 | 钩码重G(N) | 4 | 4 | 6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绳端拉力F(N) | 1.8 | 1.4 | 2.4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 | 0.5 | 0.3 | 机械效率η | 74% | 57% | 83.3% |
举一反三
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计摩擦,下列方法能够提高这个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A.改变绳子绕法使它更省力 | B.减小重物提升的高度 | C.增大提升的物重 | D.增加重物提升的高度 | 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盐城市田家炳中学初三年级的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再探动滑轮”的活动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小组 | 钩码重G(N) | 动滑轮G′(N) | 拉力F(N) | 机械效率η | 1 | 0.5 | 0.4 | 0.35 | 47.6% | 2 | 0.5 | 0.4 | 0.38 | 43.9% | 3 | 1 | 0.6 | 0.62 | 53.8% | 4 | 1 | 0.8 | 0.71 | 46.9% | 5 | 2 | 0.6 | 0.98 | 68.0% | 6 | 2 | 0.8 | 1.06 | 62.9% | 如图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1)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 (2)若没有刻度尺,本实验能否正常进行,答:______ (3)若测得绳子末端的拉力为O.5N,钩码重1N,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2m.求滑轮组机械效率. |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a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 次数 | 物重 G/N |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 测力计的示数F/N |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 1 | 6 | 3 | 2.5 | 9 | 2 | 6 | 5 | 2.5 | 17 | 3 | 6 | 8 | 2.5 | 24 | 某学习小组要用实验研究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他们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进行了多组实验,通过实验得到了下表中的数据:
序号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绳端拉力F/N |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1 | 4 | 0.1 | 1.8 | 0.3 | 74% | 2 | 6 | 0.1 | 2.5 | 0.3 | 80% | 3 | 8 | 0.1 | 3.1 | 0.3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