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放出质子和中子,这一发现说明(  )A.分子是可分的B.原子是可分的C.原子核是可分的D.质子和中子是

上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放出质子和中子,这一发现说明(  )A.分子是可分的B.原子是可分的C.原子核是可分的D.质子和中子是

题型:厦门难度:来源:
上世纪初,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放出质子和中子,这一发现说明(  )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上海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分子是可分的B.原子是可分的
C.原子核是可分的D.质子和中子是可分的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10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______库,其电阻为______欧.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5安时,其电阻为______欧.
电冰箱工作时40s内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是36C,电吹风1min40s内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是500C,则电冰箱和电吹风工作是哪个的电流大?
______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是______.1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______库仑.
验电器是检验物体______的仪器,它是根据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甲、乙两段导体的横截面积分别是0.5 mm2和1 mm2,通过它们的电流为1A,则通过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2:1B.1:2
C.1:1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判断题
(1)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则该电路中的电流越大.(______)
(2)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______)
(3)在干电池供电的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正极→用电器→负极.(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