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选填“能” 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 。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 |
|
答案
(1)能 (2)声音变小(或听不到声音)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
举一反三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月球的表面一定会出现中国宇航员的身影。设想一下未来的情形:两个登月宇航员要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而 是不能传声的。 |
声音在介质中是通过 的形式传播;成语“掩耳盗铃”说的是噪声在 减弱。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m/s,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 |
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
|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 ] |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
下列演示实验中,实验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
|
[ ] |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