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为了揭开这个迷,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做了一个实验: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

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为了揭开这个迷,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做了一个实验: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

题型:0115 期中题难度:来源:
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为了揭开这个迷,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做了一个实验: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1938年前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皮尔斯把一个“声波探知器”放在蝙蝠前面,该仪器能把超声波转变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结果该仪器的里传来了“啪哧,喀嚓 …” 的声音。以上实验说明蝙蝠是利用               (填“眼睛”或“耳朵”)来“看”东西的。除了蝙蝠,还有               (说出一种)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的位置的。我们知道人耳是听不见超声波的,除了超声波,还有               人耳也听不到。
答案
耳朵,海豚,次声波
举一反三
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B.C.D.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     ]
A.5月12日14时28分,恩施州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
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
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音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振动发出声音被获救,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题型:河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大象有时会用脚踏击地面,产生的声音可以传的很远,用来联络其他大象。这种踏击产生的声音是 [     ]
A、可听声
B、次声波
C、超声波
D、无法确定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次每秒。人们把低于20次每秒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2000次每秒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次每秒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次每秒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