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我们不直接用平面镜用一块玻璃板代替竖直放置在桌面上,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2)用白纸放在乡的所在的位置时,在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我们不直接用平面镜用一块玻璃板代替竖直放置在桌面上,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2)用白纸放在乡的所在的位置时,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我们不直接用平面镜用一块玻璃板代替竖直放置在桌面上,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
(2)用白纸放在乡的所在的位置时,在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是______.
答案
(1)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
用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
故答案为: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
(2)因为用白纸放在像所在的位置时,在白纸上没承接到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故答案为:虚.
(3)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即同时成像,形成了重影,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故答案为:玻璃板两面同时成像,形成了重影.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实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能看见的像是实像
B.凸透镜成的像是实像
C.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实像
D.与物体一样大小的像是实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身高为1.65m的小明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来实际体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则他在镜中的像的高度是______m,像距离平面镜______m,当他后退1m,像离他本人的距离是______m,像的高度______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溧阳燕山公园晚上的灯光亮起时,湖水上实景与湖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燕山公园某处水深为2m,一路灯距水面5m,则该路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_m;若湖水再上涨0.5m,则该路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_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身高1.70m,站在镜子前2米处,则他在镜中的像高度是______m,他的像离他的距离是______m.当他向后退时,他的像的大小会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她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_m,像与人的距离是______ m,当她向平面镜前进2m时,她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减小”或“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