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站一个身高1.7m的学生,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是______m.当他走***面镜时,感觉他在镜中的像变大,原因是______.

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站一个身高1.7m的学生,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是______m.当他走***面镜时,感觉他在镜中的像变大,原因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站一个身高1.7m的学生,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是______m.当他走***面镜时,感觉他在镜中的像变大,原因是______.
答案
(1)学生距离平面镜1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学生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所以学生和学生的像之间的距离是2m.
(2)他走***面镜时,学生的身高不变,学生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只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的缘故.
故答案为:2;视角变大.
举一反三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面镜时(  )
A.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D.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四组连线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魔方格
B.
魔方格
C.
魔方格
D.
魔方格
题型:钦州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
B.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C.眼睛老花的奶奶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
D.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题型:湛江难度:| 查看答案
(1)小明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与B的要求是:______,目的是:______.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该原理可应用于______.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时,它在湖水中的“倒影”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这是由光的______形成.当小鸟距水面3m时,“倒影”距离小鸟______m.
题型:罗源县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