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实验序号物距μ/cm像距ν/cm像的性质1301

(14分)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实验序号物距μ/cm像距ν/cm像的性质130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物距μ/cm
像距ν/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5
16.7
 
3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5
5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⑴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1分)
⑵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分)
⑶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①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3分)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分)
③表中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       cm
⑷实验中,某同学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下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你解决的方法是                               。(2分)
⑸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       (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2分)

⑹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右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缩小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     ___(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2分)
答案
(1)10;(2)同一高度;(3)①倒立;缩小的;实像;②远离;③30;(4)升高蜡烛的高度;(5)虚像;C;(6)C.
解析

试题分析:(1)如图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和光心之间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①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根据表中序号为2的数据可知,25cm>2f,2f>16.7cm>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光屏上仍然得到清晰的像说明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所以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光屏应向远离凸透镜的位置移动.③根据表中序号为1的实验数据可知,当物距为30cm时,像距为15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当物距为15cm时,像距为30cm,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由图可知,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偏高,因为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可以使蜡烛的高度升高,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5)把蜡烛移到B点处,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承接不到像,需要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需从C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6)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可以判断A处烛焰的像在D点,用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D处烛焰的像不见了,C处还能看到B处烛焰的像.
举一反三
有一天晚上小芳同学在未开灯的房间里看电视时,拿着一个凸透镜在电视机与对面白色墙壁间移动,忽然她看到墙壁上出现了电视机屏幕的缩小画面.那么关于像的性质和这一成像原理的应用判断正确的是(  )
A.正立的像;放大镜B.倒立的像;投影仪
C.正立的像;望远镜D.倒立的像;照相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的虚像的是下列哪幅图?(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近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面”),需要配戴__________透镜进行矫正,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________的实像。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_     作用(选填“会聚” 或“发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将照相机向_________ 移,(填“前”或“后”。镜头向_________(填“前伸”或“后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如图是小莉、小华和小明三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直至屏上呈现出        的光斑,量出透镜到光斑的距离为1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        cm.
(2)小华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大小_________的光斑,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内,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大小_________的光斑(填“不变”、 “变大”、 “变小”).
(3)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小华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上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透镜,小莉应将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改正后若实验时固定蜡烛与透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屏上都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                  。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0.3cm时,无论怎么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清晰的
倒立、        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5)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小明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小华应将光屏向_______(左/右)移动.
②(2分)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情况的是(   )。

A.乙 甲            B.丙 甲      C.乙 丁      D.丙 丁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小明用书遮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实验时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程度将       (选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
(7)(2分)蜡烛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
A.不能成像
B.可以成像,但要适当移动位置
C.可以成像,像大小不变
D.可以成像,像变小
(8)蜡烛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拿下光屏,移动眼睛的位
       (“能”或“不能”)看到像。
(9)一物距应只有唯一的像距,他们三人将蜡烛都放在透镜前15厘米处时,但他们所测得的像距却并不相同,分别为28cm,30 cm,31cm,他们的数据不是因为测量长度误差造成的,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10)小华又将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像.这像是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              (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