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他们按照图甲所示安装各种器材后,点燃蜡烛,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

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他们按照图甲所示安装各种器材后,点燃蜡烛,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他们按照图甲所示安装各种器材后,点燃蜡烛,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实验小组依次选取了不同的物距分别进行实验,同时记录下相关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如下表。
探究实验记录表(凸透镜焦距f=10cm)
实验次数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
(物距u/cm)
像的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立或倒立
像的虚实
1
30
缩小
倒立
实像
2
25
缩小
倒立
实像
3
20
等大
倒立
实像
4
16
放大
倒立
实像
5
12
放大
倒立
实像
6
8
放大
正立
虚像
7
4
放大
正立
虚像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
如果将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5 cm处,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此像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二者成像特点的不同是                  
(4)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在观察光屏上淸晰的烛焰像的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5)小明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用凸透镜看“照相机”三个字,并在笔记本上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其中       图是画错的,        图反映了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答案
(1)同一高度 
(2)缩小  倒立、放大的实像  能
(3)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放大的
(4)上
(5)AB   C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题意知,凸透镜的焦距是f=10cm,由表格可知,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5 cm处,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进一步分析,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但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在观察光屏上淸晰的烛焰像的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由图可知:甲图是正立缩小的像,凸透镜成像中,像的性质没有正立缩小的,所以甲图是画错的;乙图正立,左右相反的像,也不正确;丙图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符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以错误的是A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步骤,以及能够熟练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题。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的_____实像,落在目镜__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_____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大小变化规律时,将物体放在同一凸透镜(焦距为10cm)前的不同位置上,得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的(a)、(b)、(c)三图。通过比较图的(a)、(b)和(c)可得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跟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的情形如图甲所示。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在透镜的________侧(填:“左”或“右”)可以看到一个烛焰_______立的、_______的(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实像。生活中______    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通过显微镜的目镜看见了载物片上有一个很小的字母“L,’,若不用显微镜仍能看见,则他所看见的应是下列图中的    (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A.小于10cmB.大于10cm小于20cm
C.等于20cmD.大于20c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