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它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

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它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它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cm刻度处的______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
答案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如图,物距为 u=40cm-10cm=30cm,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所以,20cm>v>10cm,所以像在50cm和60cm刻度线之间,所以像成在60cm刻度线左侧.
故答案为:缩小;左;照相机.
举一反三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下面明显要做的是______,这样做的目的为______.
(3)若调整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是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说出一个可能的原因:______.
(4)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烛焰像.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则所成的像会______
(选填“变大”或“变小”),为了能承接到清晰的像,如上图所示,光屏应向______侧移动.
(5)若实验中发现所成的像在光屏上偏左上了,则应向______、向______移动凸透镜.
(6)若把凸透镜下半部用黑纸遮住,则所成的像会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______处所成的像最小;
②______处在光屏上成的像最大;
③______处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④______处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
⑤______处所成像的像距最小;
⑥______处所成像的物距等于像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一兴趣小组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____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____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1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目的是______.
(3)当蜡烛距凸透镜4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______(填“倒立”或“正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填“实”或“虚”)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设备).
(4)若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成像问题.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陈明和张华同学合作,利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光具座总长150cm.
(1)光屏移至图示位置时,获得一清晰、缩小的像,与凸透镜的焦距f相比较,此时物距u的范围是______,与此成像情况一致的光学器件有______.
(2)张华同学将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且紧靠透镜,观察到屏上像变模糊了,要使屏上的像清晰,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光屏,此现象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3)此实验中,要确保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选取的凸透镜焦距应小于______c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