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蜡烛,A′B′为蜡烛所成的像,请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及一个焦点F的位置,并将它们画出.

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蜡烛,A′B′为蜡烛所成的像,请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及一个焦点F的位置,并将它们画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蜡烛,A′B′为蜡烛所成的像,请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及一个焦点F的位置,并将它们画出.
答案
(1)连接A"A并延长交主光轴与一点,该点是凸透镜的光心O,过光心O做一个凸透镜.
(2)由A点向凸透镜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AC,连接A"C并延长交主光轴与一点F,F是凸透镜的焦点.如图.
举一反三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发光体S(箭头形状的发光二极管,长为2cm)、凸透镜T、光屏P安装在光具座上进行试验,如图.
固定凸透镜T,将发光体S放在离凸透镜4cm(物距u)处,移动光屏P,如果找不到像,则记录光屏上光斑的特征;如果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记下像的特征,测出光屏P到透镜T的距离(像距v)和像的长度.然后,将物距依次增加2cm,重复上面的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物距u/cm像距v/cm像的长度/cm像的特征
14.0/光斑大小变化只有圆光斑
26.0/光斑大小变化只有圆光斑
38.0/光斑大小不变只有圆光斑
410040.08.0倒立的箭头
512.024.04.0倒立的箭头
614.018.72.7倒立的箭头
716.016.02.0倒立的箭头
818.014.41.6倒立的箭头
920.013.31.3倒立的箭头
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距光心12cm的地方,若将烛焰置于主光轴上,一次距离光心15cm,另一次距离光心6cm,两次成的像(  )
A.都是实像B.都是虚像
C.都是正立的像D.都是放大的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利用______成像,其中照相机成的是______像,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______;投影仪成的是______像,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______;放大镜成的是______像,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______.
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等大的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此时像距凸透镜______cm.若将此物体向透镜靠拢,而在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向_____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像逐渐变______.当物体移到离凸透镜10cm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也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通过凸透镜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物体的像.
根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或很远的灯光下测定凸透镜焦距的物理依据是:______.
(2)在光具座上做实验时,必须调整透镜、光屏的高度,是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
(3)如图,将点燃的蜡烛先后置于a、F、b、c、d、e各点,并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①烛焰在______点,屏上的像最大;运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仪器是______;②烛焰在______点,屏上的像最小;运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仪器是______;③烛焰在______点,屏上有等大像;④烛焰在______点,屏上没有像,但眼睛从透镜的______侧(左/右)能看到一个放大的______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