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2)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次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2)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次数物距u/cm像距v/cm像是放大或缩小像的正倒
13015缩小
22020等大
31435放大
410/不成像/
58/放大
(1)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烛焰的像才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①分析1、2、3、4、5次实验的数据可知,u>2f时,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时,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时,倒立放大的实像;u=f时,不成像;u<f时,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u<f时,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所以在第5次实验中,应该是从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蜡烛这一侧所成的放大的像.
③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①u>2f时,倒立缩小的实像;f<u<2f时,倒立放大的实像;u<f时,正立放大的虚像;②光屏;蜡烛;③仍是一个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夏天中午,如果往太阳曝晒下的花木洒水,待水蒸发后会发现,原来叶片附着水珠的地方,会出现枯黄色烫伤,结合光的知识解释其原因.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首先要在一条直线上依次放上蜡烛、______、______,然后调节它们的 ______,使它们的位置大致在同一 ______.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可以成一个 ______、______的 ______像,当物体距透镜5cm时,可以成一个 ______、______的 ______像.
有A、B、C三块凸透镜,现用这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记录如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透镜像的性质
A放大倒立实像
B缩小倒立实像
C放大正立虚像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放置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______、______ 和______的高度,使______.若移动光屏可接收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像,说明烛焰在凸透镜的______的范围内;若无论光屏怎样移动,都接收不到烛焰的像,说明烛焰可能处于凸透镜的______.实验结果证明: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将______,像的大小将______.(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小方在照毕业像时,摄影师第一次试镜头发现两边的学生没有全部摄入,则摄影师(  )
A.只需将照相机向远离被照者移动
B.只需将照相机向靠近照相者移动
C.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里缩
D.在照相机远离被照者的同时,将镜头向外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