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左右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左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魔方格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左右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所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魔方格

(3)下表是某同学实验时记录数据一部分,比较①③组数据可得出的规律是______;比较②④组数据可得出的规律是______.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河北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自贡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序号
焦距/cm10101010
物距/cm30152518
像距/cm15301723
像的性质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实像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实像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从凸透镜光心到焦点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焦距是10cm.
(2)如图,烛焰的像没有呈在光屏的中心,说明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没有在同一个高度.
(3)①③得到的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分析数据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④得到的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分析数据知,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1)10cm;
(2)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3)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好奇地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发现仍可以在屏幕上成像,拿开眼镜后,像变得模糊不清,把屏幕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又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材料二:如图是人的眼球结构图,正常人的眼睛通过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可以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根据上面的材料,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__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2)与凸透镜成像对比,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_.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如果某同学看远处的物体时,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配戴什么样的眼镜?为什么?魔方格
如图,是物体A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

魔方格
A.a点B.b点C.c点D.d点
有一个凸透镜,其焦距为13cm,若一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为21cm,则其成像特点应该是______(“正立”或“倒立”)的______(“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用圆形的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鱼,从侧面观赏缸内的鱼,你看到的那条鱼是(  )
A.实物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C.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D.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