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夜间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水蒸气遇冷       而形成的;雪后天

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夜间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水蒸气遇冷       而形成的;雪后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夜间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水蒸气遇冷       而形成的;雪后天晴,由于雪        吸热而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答案
凝华 熔化
解析

试题分析:熔化是物体由固态变成液态,要吸热。凝华是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水蒸汽要凝华应降温且温度应在0℃以下才能发生,如降温但温度仍在0℃以上则发生液化。因此要形成结霜现象,气温就必须降低到0℃以下,就形成所谓的“霜前冷”。“雪后寒”是雪要熔化吸热导致。
举一反三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 39
- 117
-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D.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冬季,菜农贮菜时,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如图甲),这利用了      。高烧的病人常用冰袋降温(如图乙),这利用了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两盆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冰块未熔化完以前,甲盆水的温度       乙盆水的温度。(填“小于”、“ 等于”或“ 大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如图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固体的好处是
             ;为了保证实验的效果,试管中固体物质的表面应        (选填“高于”、“低于”)烧杯中的水面的高度。
(3)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       
(4)该同学按照正确方法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后画出了如图所示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      min ;DE段该物质处于      状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