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知识填空(3分)《朝花夕拾》共选了鲁迅10篇回忆性散文。其中        是写鲁迅小时候与保姆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

名著知识填空(3分)《朝花夕拾》共选了鲁迅10篇回忆性散文。其中        是写鲁迅小时候与保姆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名著知识填空(3分)
《朝花夕拾》共选了鲁迅10篇回忆性散文。其中        是写鲁迅小时候与保姆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突出地记述了一位日本老师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情怀念。
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朝花夕拾》这部名著的考查,考查较浅显,所考查内容均是课内所学,因此,可轻而易举填写出篇目名。作答时需注意“园、藤”等字形,避免无谓的失分。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名著涉及到课内篇目,更要作为重点去阅读、学习、理解。
举一反三
古诗文默写(8分)
小题1: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题2:                    ,愁云掺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小题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小题4: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小题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直接表达自己宏伟政治抱负的千古名句是:          
                                                                   
小题6:《行路难》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表现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的诗句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默写(5分)
小题1:弃其杖,____________________。(《夸父逐日》)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小题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小题4:《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绘了寒夜里北方边塞军营中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打开鲁迅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在《__________》中,我们可以聆听__________讲美女蛇的故事;在《__________》中,我们可以品尝六一公公美味的罗汉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空。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小题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小题2: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小题3: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小题4:明月楼高休独倚,酒人愁肠,                 。(范仲淹《苏幕遮》)
小题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               
小题6: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的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小题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小题3: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
小题4: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小题5: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誓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小题6:保钓人士的爱国行为让我们想起那些充满民族气节的诗句,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