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4分)采桑子①[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②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③,双燕归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4分)采桑子①[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②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③,双燕归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4分)
采桑子[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①本词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这年六月,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到颍州。暮春时节来到西湖游玩,作《采桑子》十首,这是其中第四首。②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③帘栊:窗帘。
小题1:词中“狼籍残红,飞絮濛濛”意境很美,请任选一角度简要赏析。(2分)
小题2: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怀与心境?(2分)
答案

小题1:示例一: 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示例二:濛濛运用叠词,富于韵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絮随风飘扬的迷蒙,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小题2:(2分)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这里从“狼藉”“飞絮”角度来赏析暮春景色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从作者描写的意象中去体会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
举一反三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  )
A.夜栏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栽空悠悠。
D.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做赏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悄悄融化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A.诗中说“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不畏惧黑夜喜欢太阳的心情。
B.“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这句诗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希望”比喻成“沙漠中的绿洲”, 生命成了希望的载体,表达了诗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C.诗歌中“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相信困难终将过去,明天会更加美好的信念。
D.“我就不会悲哀”在诗中出现了三次,这是诗歌中常见的反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从“春天、生命、明天”中看到希望,整首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积极向上、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默写(6分)
8. 《陋室铭》中点明中心的语句是:               。
9. 杜甫在《望岳》中表明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是                         
10.金樽清酒斗十千,              
11.             ,谁家新燕啄春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