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边的题。(3分)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

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边的题。(3分)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边的题。(3分)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小题1:“路转溪桥忽见”词句前文“路转”,后文“忽见”,透露出词人当时怎样的心境?(1分)
小题2:请你展开想像,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夏夜景象。(2分)
答案

小题1: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惊喜),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路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1分,紧扣“欢欣(惊喜)”“入迷”,意对即可)
小题2:示例:半夜里,明月爬上山头,皎洁的月光掠过树梢,惊飞了树枝上栖息的山鹊,它们惶惶地在林子上空盘旋;一阵阵清风徐徐吹来,幽静的田野里传来清脆悦耳的蝉鸣声。(2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表达正确流畅 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读懂诗人内容,理解诗歌意境,选理解“路转”所表现的环境的特点,再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解“忽见”所表达出的诗人的心情。
小题2:
试题分析:抓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一句中每个字,从声、形、色等方面描绘景物的形态,多用形容词修饰,使用修辞手法,注意语句的通顺。
举一反三
默写(6分)
(1)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正确的句子(2分)
风花雪月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意象。“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①           ”是李易安对失去亡夫的悲叹;“ ②               ,化作春泥更护花”是龚自珍高尚志趣的表白; “山回路转不见君,③                  ”是岑参雪天送别友人的边塞放歌;“④             ,千里共婵娟”是苏东坡由望月而牵动的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2)请在赵师秀的诗《约客》和晏殊的词《浣溪沙》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关于诗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诗句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而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此曲的这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这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C.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我想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作者在诗中对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悲惨命运进行了大胆创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前句是说八百里急行军之后,将士们非常疲惫辛苦,于是用烤肉犒赏将士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1)                     ,风正一帆悬。
(2)最爱湖东行不足,                      
(3)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                     ,寒光照铁衣。
(5)                     ,载不动许多愁。
(6)马作的卢飞快,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的句子是: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3分)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空。[(1)~(4)题必做,(5)(6)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1分,共8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以死明志的句子是: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的两句诗是: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述自己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6)“月”常常入诗,苏轼《水调歌头》中“                     。”抒发了对亲人的怀念与祝福,白居易《望月有感》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则表现了由望月而牵动的骨肉相思之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