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别湖上亭(4分)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小题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分)小题2:请赏析

移家别湖上亭(4分)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小题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分)小题2:请赏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移家别湖上亭(4分)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小题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分)
小题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2分)
答案

小题1:春风、柳条、藤蔓、黄莺……(1个0.5分)。
小题2: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诗中描写的景物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从修辞手法方面分析,“黄莺久住浑相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欲别频啼”四个字表达出了“惜别”的情感。
举一反三
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                                        ,君子好逑
(2)                                     ,白露为霜。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                           ,志在千里。
(5)《白雪歌》中用新颖的比喻来描写白雪的一句是:“                                                   
(6)《岳阳楼记》中表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理想的一句是: “                    ?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歌赏析。(第7题,共2分)
品读李煜的《相见欢》,按要求回答问题。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李煜此词即有将此调名标为《乌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③离愁:指去国之愁。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渡浙江①问舟中人(5分)
唐·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②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③,何处青山是越中④?
【注】①浙江:指钱塘江。②扁舟:小船。③引领:伸长脖子。天末:天边。④越中:今浙江绍兴。
小题1:诗歌的第一句“潮落江平未有风”写出钱塘江怎样的景色?(2分)
小题2:试赏析“时时引领望天末”一句。(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②东君:司春之神。
小题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小题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 夜 闻 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小题1: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夜上受降城闻笛》"沙似雪"、"月如霜",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无垠的沙漠如同积雪的荒原,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写出了沙的洁白、月的寒冷。
B.《夜上受降城闻笛》开头两句近镜头描写了登城时所见的景象,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
C.《春夜闻笛》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了自己初春之夜在军中闻笛所引发的感触。
D.《春夜闻笛》第一句写山未青,夜犹寒,而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
小题2:两诗均写到“闻笛”,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试结合诗句分析。(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