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寒①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注】①此诗写于1129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风雨飘摇。时金兵连陷青州、徐州,进攻楚州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春 寒①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①此诗写于1129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风雨飘摇。时金兵连陷青州、徐州,进攻楚州,大有席卷江北之势。作者此时避乱岳州(今湖南岳阳)。 ②园公:作者借居岳州时的自号。 小题1:一、二句中的“风”“寒”有何含义?(2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诗人在此诗中写海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
答案
小题1:(2分)①指自然的风寒——二月的巴陵,春寒未尽,日日有风,料峭刺骨(1分)。②更主要的是指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朝廷风雨飘摇。这尤令躲避战乱,漂泊异乡的作者难以忍受(1分)(只要达到“自然的风寒”“社会的风寒”就给满分)! 小题2:(2分)海棠与“风”“寒”斗傲的孤高绝俗精神(1分)。寄托了作者孤高拔俗的人格(1分)。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注意注释中内容,从注释中了解诗作的背景,再理解“风寒”,从描写自然环境和暗示当时国难的社会环境两方面来分析。 小题2: 试题分析:结合第一题的解答,抓住诗句中“独立”一词,理解其含义,将“海棠”与“风寒”“细雨”结合起来理解,体会诗人以海棠自比表达自己孤高绝俗精神的写法。 |
举一反三
华子岗 (4分)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小题1:诗人是从感觉的那几个角度摹写景色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 答: 小题2:这首诗以“还家”为线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①焙②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①嗔:生人家的气;怪罪。②焙:用微火烘(药材、食品、烟叶、菜叶等)。 小题1:诗的前两句描绘的山村环境有怎样的特点?用什么写法?(2分) 小题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2分) |
阅读杜甫的《恨别》一诗,回答问题。(6分)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①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③。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李光弼当时任检校司徒,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小题1:诗中交代杜甫“恨别”的背景诗句是: , 。(2分) 小题2:赏析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2分) 小题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5分) 凉 州 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苍凉壮阔的边塞景物,写得悲而不失其壮。抒发了守边将士什么情感?(2分) 小题2:“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3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1分) 小题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2分) 答: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