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下面题目。(5分)襄邑道中①  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临平道中② 道潜风蒲③猎猎弄清柔,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下面题目。(5分)襄邑道中①  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临平道中② 道潜风蒲③猎猎弄清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下面题目。(5分)
襄邑道中①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临平道中② 道潜
风蒲③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 藕花无数满汀州。
【注】①襄邑:在今河南省。②临平:在今杭州市东北。③风蒲:被风吹着的蒲苇。
小题1: 两首诗都写了途中所见之景,有哪些共同的特点?(2分) 
小题2: 两首诗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却各得其妙,请分别加以赏析。(3分)
答案

小题1:明丽动人(绚丽多姿)、生机勃勃(两个词以上,不同角度,言之有理,每个1分。)
小题2:第一首用“飞花”“半日风”之动态写出船行之快速,(1分)与自己的“卧看”之静态相映衬,表现自己闲适轻快的心情(1分);以“云不动”的静态的错觉来衬出自己与云俱东、飞掠而过的动态,(1分)衬托内心轻快飘逸(1分)。第二首诗把静态的蒲草拟人化了,写得它像有知觉、有感情似的,在有意卖弄它的轻柔,(1分)蜻蜓欲要静立又不能自由停立,好像是蒲草抑或春风在与蜻蜓嬉戏,(1分)表现出自然界的无限生机和自由。(1分)(分析时着眼于动静来分析,划横线处为分析的角度,写出一点给1分,每首最多不超过2分,给满为止。其他角度只要分析合理亦可,如“藕花”“满”。)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抓住两诗中所写景物进行比较,说明其共同的特点,比喻前诗写到“飞花两岸”,后诗写到“飞花两岸”,景色明朗。
小题2:
试题分析:找到两诗中的“动景”和“静景”。“赏析”,要说明写作方法和作用,即用什么方法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以及诗人的感情。
举一反三

野池(4分)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小题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     的景象。(2分)
小题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①明卿:作者的好友。 ②楚:楚地。 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小题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环境的           的特点。(2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江城子》,完成小题。(7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小题1:概括“杨柳”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3分)
                                            
                                                                          
小题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题目。(4分)
野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水流湾曲的地方。
小题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小题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寺夜起(5分)
(清)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小题1: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生动描写了烟雾,诗人笔下的烟雾有什么特点,请用简洁词语加以概括。(2分)
                                                                           
小题2:阅读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