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默写(10分)提示:(l)——(8)任选6小题完成(如果多填,则只选择所做答案的前6个作为评分依据),各1分;( 9 ) ——(10)小题必做,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默写(10分)提示:(l)——(8)任选6小题完成(如果多填,则只选择所做答案的前6个作为评分依据),各1分;( 9 ) ——(10)小题必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默写(10分)
提示:(l)——(8)任选6小题完成(如果多填,则只选择所做答案的前6个作为评分依据),各1分;( 9 ) ——(10)小题必做,各2分。请将答案用正楷字体规范地填写在横线上。
小题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题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小题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题5: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小题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小题7: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小题8: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论语》
小题9:《论语》中最早由儒家学派提出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题10: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表示“春”季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风正一帆悬
小题2:山岛竦峙
小题3:乱花渐欲迷人眼
小题4: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5:绿树村边合
小题6:我寄愁心与明月
小题7: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8: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题1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把字写正确,“竦”不为“涑”,“峙”不为“持”,“渐”不为“溅”,“话”不为“画”,“愁”不为“惆”,“涯”不为“崖”,“殆”是“歹”字旁,“己”不为“已”,“勿”不为“忽”。
点评:本题不难,选择自己熟悉的填写即可。考古诗背诵,让学生选题解答,这种方式比较合适,充分思考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考不是目的,学习巩固才是目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小诗,说说你的理解(提示:指出修辞 ,解说句子含义)(4分)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修辞简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小题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每空1分,计6分)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小题2: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赏析 (6分)
伤桃源薛道士
刘禹锡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小题1: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词表现了薛道士死后凄清冷漠的氛围?(2分)
小题2:诗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①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②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① 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②赚得:骗得
小题1:本诗除借助景物描写说明道理外, 还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找出一种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诗人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深刻道理,请简要说出给你的启发。(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5分)
小题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小题2: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小题3:孟子以“                                            ”阐述了战争中各条件因素之间的地位和作用。
小题4:曹刿对于战争经验的总结“                                            ”启示我们做事应善用士气和借用强势。
小题5:齐王接纳邹忌的谏言取得的成果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