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4分)牧童  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小题1:《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水墨图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4分)牧童  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小题1:《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水墨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4分)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小题1:《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水墨图,请你给这幅图拟一个标题。(2分)
小题2: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向往怎样一种生活?(2分)
答案

小题1:牧童晚归休憩图
小题2:向往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从人物(诗题表明)、事件(归、卧)、情境(晚风、月明)几个点上概括,语言要精练。本诗主要是写“归”,所以根据以后两句为主。
点评:本题看似简单,其实答好不易,学生不太容易找准诗歌中的关键信息。一首诗歌,或一篇文章,有时内容很多,概括其内容时也不必样样俱到,要根据作品表达的中心,抓住主要事件来概括。
小题2:
试题分析:可从诗人描写的人物形象(自由不拘)和生活情景(安稳无忧)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点评:本题不难,诗中所写内容浅显易懂。诗歌中,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的所写的人与物上,借诗中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理想,阅读诗歌要注意这个特点,准确地理解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举一反三
根据提示默写。 (6分)
小题1:人生需要境界。“鸡声茅店月,       ”是隐逸于纷繁尘世、与世无争的境界;“          ,只有香如故”是傲立于风吹雨打、卓然不群的境界。
小题2:心怀天下,自然能饮尽孤独。诸葛亮“受任于败军,              ”,临危受命的艰难可想而知;辛弃疾“            ,梦回吹角连营”,壮志难酬的辛酸可见一斑。
小题3:“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愁绪是绵长的东流之水,所以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绪是沉重的千斤之石,所以李清照说:“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城东早春(4分)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小题1:诗中体现“新春”特点的两个字是“     ”和“     ”。(2分)
小题2:三、四句中,作者想像繁花似锦、游人如云的景象,意图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唐朝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完成小题。(6分)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小题1:诗的一、二两句,是从哪两方面写送别的?(2分)
小题2:仔细体会第三句诗中“望”字的妙处。(2分)
小题3:诗的末句“寒鸦飞尽水悠悠”中包含了哪些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小题1:勿以恶小而为之,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非志无以成学。
小题3: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小题5: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临死的时候……(《生命的意义》)
小题6: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运用比喻,表现诗人蔑视权贵,为实现理想抱负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唐朝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一诗,完成小题。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①外弟:表弟。②十年离乱:指安史之乱。③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沧海事:指世事变化之大,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④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小题1: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__________”;七、八句转入“___________”。(每空一词,2分)
小题2:诗中从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3:揣摩“秋山又几重”中“秋”字所包含的内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