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诗词,解答问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二)阅读诗词,解答问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二)阅读诗词,解答问题。(4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小题1:“层楼”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
小题2: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片侧重回忆作者“少年”时的“愁”,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而今”的“愁”。
B.上片中“不识”描绘了年轻时的纯真无知,下片中“识尽”概括了作者艰辛的历程。
C.词的上片作者把不谙世事的闲愁当作了愁,词的下片作者感慨“欲说还休”的愁绪。
D.词的上片作者的情绪悲壮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哀婉凄绝,全词形成鲜明对比。

答案

小题1:高楼(2分)  
小题2:D(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层,有高的意思,所以词中“层楼”指“高楼”。
点评:本题不难,词义浅显易懂。理解古诗词,要了解诗词中每个字的意思,有的字是本义,而在诗词的语境有变化,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变化。
小题2:
试题分析:上片的情调并非“悲壮豪放”,而是指青春少年本天真浪漫,并不知道人生真正的愁滋味却表现出多愁善感的样子。
点评:本题不难,诗词短小,略加分析便可作答。诗词短章,文字精练,一字一词皆有丰富的内涵,学点品析的方法,对欣赏诗歌很有帮助。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小题1:本诗末句“但余钟磬音”中“但余”的意思是       (2分)
小题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明出游的时间、地点,“初日”照应“清晨”。
B.颔联描绘出一幅翠竹、小径、花木、禅房互相掩映的幽深的画面。
C.颈联写出了诗人摆脱尘世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的喜悦心情。
D.尾联写钟磬齐鸣,表现出古寺禅院的热闹和繁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 每题1分,⑤—⑥ 每题2分)
小题1: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小题3: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学习,贵在脚踏实地,实事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不可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甚至不懂装懂,自欺欺人。(用《<论语>八则》中的句子填空)
小题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以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高适的《别董大》一诗,完成小题。(6 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①董大:当时著名的音乐家。②黄云:在阳光下呈现出暗黄色的乌云。曛(xūn):昏暗无光。③君:你,这里指董大。
小题1:诗歌的一、二两句描写了广阔的黄云、___________、北风吹扬的大雪、_________等景色,渲染了互相间的浓厚的离别之情。(2分)
小题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小题3:最后两句是千古绝句,请你作适当赏析。(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①—⑤题必做,⑥⑦任选其一)(7分)
小题1:塞下秋来风景异,                  
小题2:              ,一夜乡心五处同。
小题3:苟全性命于乱世,                  
小题4:              ,白露为霜。
小题5:黑云压城城欲摧,                  
小题6: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冬景或带有“冬”字的连续完整的两句:               
小题7:中考即将到来,请从古诗词中选两句连续的诗句送给同学们,坚定他们必胜的信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4分)
秋夜曲
张仲素(唐)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小题1: 这首诗通过对“计时的漏壶”、“轻云和月光”、“秋虫的鸣叫”的描写,渲染了秋夜        的特点。(2分)
小题2:品味“征衣未寄莫飞霜”一句,说说它表达了诗中女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