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名句默写。(①—⑤题必做,⑥⑦任选其一)(7分)小题1:塞下秋来风景异,                  。小题2:              ,一夜乡

古诗文名句默写。(①—⑤题必做,⑥⑦任选其一)(7分)小题1:塞下秋来风景异,                  。小题2:              ,一夜乡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古诗文名句默写。(①—⑤题必做,⑥⑦任选其一)(7分)
小题1:塞下秋来风景异,                  
小题2:              ,一夜乡心五处同。
小题3:苟全性命于乱世,                  
小题4:              ,白露为霜。
小题5:黑云压城城欲摧,                  
小题6: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冬景或带有“冬”字的连续完整的两句:               
小题7:中考即将到来,请从古诗词中选两句连续的诗句送给同学们,坚定他们必胜的信念:                               
答案

小题1:衡阳雁去无留意
小题2:共看明月应垂泪
小题3:不求闻达于诸侯
小题4:蒹葭苍苍
小题5:甲光向日金鳞开
小题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题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1)雁(2)垂(3)侯(4)蒹葭(5)鳞(6)蓑笠等易错字外;有时还要注意句中的标点、句后的提示语言,这样才能使整个默写保持准确性。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4分)
秋夜曲
张仲素(唐)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小题1: 这首诗通过对“计时的漏壶”、“轻云和月光”、“秋虫的鸣叫”的描写,渲染了秋夜        的特点。(2分)
小题2:品味“征衣未寄莫飞霜”一句,说说它表达了诗中女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共4题,⑴⑵⑶小题任选2题作答,第⑷小题必答)。 (6分)
小题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小题2:苔痕上阶绿,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小题3:李清照《武陵春》的最后两句是:“                    ”。
小题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可用文中 “               ” 六个字概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嘲 稚 子(4分)宋·杨万里
雨里船中不自由,无愁稚子亦成愁。看渠坐睡何曾醒,及至教眠却掉头。
小题1: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作者“嘲”了“稚子”的什么举动?(2分)
小题2:本诗流露了作者对“稚子”怎样的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关于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属于动态描写,前者奔腾壮烈,后者舒展柔美,以化动为静的浪漫想象,突出了山势和丘陵的绵延起伏,奔放活泼的气势,也表现了诗人情感的跃动。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借前朝历史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语言含蓄,怀古之中又透伤今。
C.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D.余光中《乡愁》一诗中“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小题1: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小题2: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小题3: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小题4: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题5: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小题6: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小题7:范仲淹心系天下,笔画江山。《岳阳楼记里》,洞庭湖波涛汹涌澎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渔家傲》中,边塞落日雄奇壮美,“千嶂里,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