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默写(6分)小题1:***的《沁园春 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        

理解性默写(6分)小题1:***的《沁园春 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理解性默写(6分)
小题1:***的《沁园春 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小题2: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以                                          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心理。
小题3: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现词人豪放气概的句子是:                  
                                         
小题4:“愁”虽然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情绪,但中国古诗词中却不乏以各种方式写愁的名篇佳作,且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愁文化”。请写出连续完整的诗句:                                                   
小题5: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描写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小题6:《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宏伟政治蓝图是                                         
答案

小题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小题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小题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小题6: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属理解性默写。扣住“修辞手法”、“北国雪景”两个关键点,注意“驰”不要写成“池或出现笔画错误。
小题2:属理解性默写。扣住“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心理”、必须是“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两个关键点,注意“浊”“勒”“计”的书写,不要写成“祝”“乐”“记”等字或出现笔画错误。
小题3:属理解性默写。扣住“豪放气概”、必须是“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两个关键点,注意“挽”“ 狼”等字的书写,不要写成“弯(晚)”“郎(朗)”等字或出现笔画错误。
小题4:属理解性默写。扣住“愁文化”、 “古诗词”、“连续完整”等三个关键点,注意书写。
小题5:属理解性默写。扣住“激烈战斗场面”、必须是“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个关键点,注意“霹雳”“弦”等字的书写,不要出现笔画错误。
小题6:属理解性默写。扣住“宏伟政治蓝图”、必须是“《隆中对》”两个关键点,注意“霸”等字的书写,不要出现笔画错误。
点评:本组题属容易题目,意在引导考生平时多方位、扎实有效积累,习得实际运用的能力。平时须切实归类理解、牢固记忆、熟练默写。答题按照要求判断诗文句子、正确书写即可,难度较小。书写做到不错写、不漏写、不颠倒、不歪斜、不涂抹、不模糊。该类题型一般有直接默写(根据上句或下句,填出关联的句子)、理解性默写(根据对诗文内容的理解,给出要填写的句子)、迁移性默写(结合实际,设置情境迁移运用)等三种主要类型。尤其注意迁移性默写,做到审题准确。
举一反三
填空(8分)
小题1:《望岳》中最能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小题2:《望岳》中表现泰山神奇秀丽、明暗变化的诗句是:                        。
小题3:《春望》中诗人移情于物,表现自己怨恨之情的诗句是:                  
小题4:《石壕吏》中最能够表现老妇人一家为国家作出巨大牺牲的诗句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6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①稀,辛夷花②尽杏花飞。
始怜③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黄鸟:即黄莺(一说黄雀),叫声婉转悦耳。②辛夷花:木兰树的花,一称木笔花,比杏花开得早。③怜:可爱。
小题1:《爱莲说》中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与《暮春归故山草堂》中的哪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3:这首诗主要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按要求默写,比一比,看谁记得牢,写得准。(8分)
小题1: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小题2:                ,平海夕漫漫。(《早寒江上有怀》)
小题3:                ,山山唯落晖。(《野望》)
小题4:少壮不努力,             。   (《长歌行》)
小题5:《桃花源诗》中有诗云:“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桃花源记》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小题6:在课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 《春望》 (3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诗中一个“   ”字写出了荒芜之景,令人满目凄然。(1分)
小题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B.颔联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C.颈联写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一万两黄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道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尾联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10分)
小题1:红军不怕远征难,                 
小题2:感时花溅泪,                 
小题3:                  ,夜泊秦淮近酒家。
小题4:                  ,铁马冰河入梦来。
小题5:山河破碎风飘絮,                  
小题6:                  ,天涯若比邻。
小题7:落红不是无情物,                 
小题8:                  ,一览众山小。
小题9:孤山寺北贾亭西,                 
小题10:不畏浮云遮望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