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下列问题。(4分)《春望》 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小

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下列问题。(4分)《春望》 作者: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下列问题。(4分)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小题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首联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2分)
小题2: 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2分)
                                                                    
答案

小题1:“望”(1分)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1分)
小题1: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或解释为,以花鸟拟人 感时伤别 花也溅泪 鸟亦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恨别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1)理解标题的词语的作用,这里的“望”总领全篇;(2)从诗句使用手法角度来理解诗句的情感,这里可理解以花鸟拟人 感时伤别 花也溅泪 鸟亦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恨别之情。
点评:诗歌鉴赏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文学鉴赏活动,可以综合表现鉴赏者的文学素养和语言感悟能力。这里所谓的鉴赏其实是一种直觉式的语言感受的反映,所选的诗歌也应是比较明确的。主要考查把握诗歌感情基调、品析具体语言,学生能初步把握,激发联想,抓住关键,涵咏品析。教学时对所选诗歌进行自主感受、品味,注重整体把握;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感受诗歌所提供的意境;抓住一些明显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做一些品析和表述。
举一反三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小题1:诗三、四两句描述了村寨的哪些特点?(2分)
小题2:作者用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21分)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题1:“鸟飞绝”“人踪灭”是什么意思?(2分)
小题2:诗人柳宗元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了怎样的心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填写 (8分)
小题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小题2: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小题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孔子在《<论语>十则》中阐述了学习和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      。”
小题5:请写出一句古人珍惜时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填空(10分):
A、诗词有形。那是“大漠孤烟直,  ①    ”的塞外奇特壮美之景;诗词有味。“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②   ”,春天的清新嚼之愈浓;诗词有声。“挥手自兹去,  ③   ”,马鸣之声犹如离别之声;诗词有色。“树树皆秋色,  ④  ”,好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诗词更有情。杜甫《望岳》中的“   ⑤  ⑥   ”一抒作者不怕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壮志豪情。
B、刘禹锡的《陋室铭》中“   ⑦    ⑧  ”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雅致,写出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怀,而《秋词》中的“  ⑨    ⑩  ”则表现了他豪迈乐观的胸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夏昼偶作 柳宗元(4分)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①溽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   ②茶臼:捣茶用的石臼。
小题1: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一个字是   ;以有声衬无声的一个字是   
小题2: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