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6分)阅读明·袁凯《客中夜坐》一诗,完成题目(6分)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①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注】①故园:故乡,家乡。小题1

诗歌赏析(6分)阅读明·袁凯《客中夜坐》一诗,完成题目(6分)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①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注】①故园:故乡,家乡。小题1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诗歌赏析(6分)
阅读明·袁凯《客中夜坐》一诗,完成题目(6分)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①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注】①故园:故乡,家乡。
小题1:诗人因看到“落叶萧萧江水长”之景而生哀思,更因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诗句)而添悲愁。(2分)
小题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诗歌的写作背景等,从这些角度来分析诗人的情感,可以说是较为全面的。
“雁”常是古人借以抒发情怀的对象之一,请你再写出含有“雁”的古诗句。(连续的两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一声新雁三更雨(只写“一声新雁”或“三更雨”,
小题1: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或不能回故乡的悲伤。(意近即可,2分)
小题1:略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听到的“大雁声、雨声”来分析诗人听到的什么,从而使他增添悲愁。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要读懂诗歌,根据诗歌的内容来对题目进行分析。
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诗句中“落叶萧萧、一声新雁三更雨”等景物渲染的凄清氛围以及“故园归路更茫、何处行人不断肠”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点评:体会诗人的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诗歌的内容,(2)诗人的处境,
小题1:试题分析:“大雁“历来就是思乡之物,借助于”大雁“表示”乡愁“的诗句也有很多。比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点评:关于这道开放题,在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到给各类诗句分类,这样,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便会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库。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题目。(6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小题1:以上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有何异同?(3分)
答:                                                                      
                                                                       
小题2:“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中“醉别”“江风引雨”有什么作用?(3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与“莲”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清塘饮水下藕根,春风带露沾侬衣。
D.花中君子来哪方?婷婷玉立展娇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诗句默写(10分)。
小题1:                   ,大渡桥横铁索寒。
小题2:落红不是无情物,                     
小题3:感时花溅泪,                        
小题4:                ,夜泊秦淮近酒家。
小题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                                    
两句,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小题6:《过零丁洋》中比喻句的一联是:“                               ”
小题7:诗人陆游在垂暮之年仍然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即便是在梦中,还是念念不忘,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                          ” 正体现了这一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小词,完成题目。(6分)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这首小词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时所作。
小题1:一、二两句运用何种手法,状写出怎样的画面?(3分)
                                                                       
小题2:词的三、四两句构成了对仗,一否定一疑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宦情:做官的情怀;羁思:滞留异乡的思绪。此诗为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写。
②春半:春天的中间,即二月。
小题1:诗中的“尽”和“乱”两字描绘了“春半”时节怎样的景象?(1分)
小题2:面对二月春景,诗人为何生发了“如秋”之感?(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