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小题1:当窗理云鬓,             。小题2:________        __,何人不起故园情。小题3:岑参的《逢入京使》

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小题1:当窗理云鬓,             。小题2:________        __,何人不起故园情。小题3:岑参的《逢入京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小题1:当窗理云鬓,             
小题2:________        __,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题3:岑参的《逢入京使》中写出了戎马倥偬行者匆匆带口信的句子是
________       __ ,________      ____。
小题4:为了提升我市文化品位,增强市民环保意识,有关部门向市民征集有关飞鸟的诗词佳句,镌刻在森林公园的山石或廊柱上,请你推荐前后相连两句古诗词:
________       __ ,________      ____。
答案

小题1:对镜帖花黄  
小题1:此夜曲中闻折柳  
小题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小题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和“飞鸟”相关皆可)
解析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背诵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类别积累更考查了学生积累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举一反三
按要求填空:(12分)
小题1:用正楷字补写句子:
有约不来过夜半,                                  。
无可奈何花落去,                                  
商女不知亡国恨,                                  
                     ,青春作伴好还乡。
                     ,毕竟东流去。
                     ,长河落日圆。
小题2:孔子曾经被优美的音乐所深深地感动,以至于                      
小题3:和谐是什么?和谐是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                   ”的闲适;和谐是苏轼“但愿人长久,                  ”的美好;和谐是“已所不欲,                   ”的境界……和谐是一种感觉,人人都生活在阳光下的感觉。
小题4:(白杨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                           ,对抗着西北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7分)
小题1:山尖全白了,                       。(老舍《济南的冬天》)
小题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小题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小题4: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观了游子的悲苦心情,《天净沙·秋思》中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                      
小题5: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简洁的语言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句,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小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           (人名),出自                一书。(2分)
小题2:这首诗所表的的主题是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1:“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秋”字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答:                                                                       
                                                                       
小题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画“√”错误的画“×”。(3分)
⑴ 本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他与诗圣杜甫齐名,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   】
⑵ 李商隐的诗多以词采“华艳”著称,本诗却朴素无华,明朗清新,没有起兴,没有典故,也不用象征,这在诗人的作品里并不多见。 ……………………【   】
⑶ 这首诗两次写“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作者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小题1:公然抱茅入竹去,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题2:轮台东门送君去,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小题3:坐潭上,                    ,寂寥无人,               ,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