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小题1: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一也。”(《论语》)小题2:采菊东篱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小题1: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一也。”(《论语》) 小题2: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小题3: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小题4:会当凌绝顶, 。( 《望岳》) 小题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 》) 小题6:兼霞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 小题7: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8:后值倾覆,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
答案
小题1:不耻下问 小题1:悠然见南山 小题1:长风破浪会有时 小题1:一览众山小 杜甫 小题1: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小题1:白露为霜在水一方 小题1:大漠孤烟直 小题1:受任于败军之际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古诗文背诵与默写水平,均为上下句对接题,且均为名篇名句,背过会写字即可得分。总体上看,这道题的难度不大。 |
举一反三
阅读《陋室铭》,完成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下而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可以调素琴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小题2:下面哪一句划线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2分)A.无案犊之劳形 | B.凄神寒骨.悄伦幽邃(《小石潭记》) | C.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 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小题3: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而举例分析。(2分) 小题4: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2分) |
默写(10分) 小题1:千嶂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小题2: ,宛在水中央。 (《诗经·蒹葭》) 小题3:今日听君歌一曲,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小题4: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小题5:重岩叠嶂, 。 (郦道元《三峡》) 小题6: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涵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小题7:初中语文课本中,哪一首现代诗让你一再吟诵、记忆犹新,请默写其中连续的两句: , 。 小题8: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 小题9:官船来往乱如麻, 。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小题10:莫愁前路无知己, ? (高适《别董大》) |
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A.杜甫《春望》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怀凄然。 | B.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明月拟人化,想象奇特。 | C.白居易《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侧面写尽农民矛盾的心理。 | D.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起笔的“老夫”与词中的“鬓微霜”相照应。 |
|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诗人选择早春时节特有的景物,生动的描绘出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与活力。 |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这是词人对记忆中豪迈壮美的军营生活的描写“醉里”“梦回”表现出词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 C.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灰烬”“血”“泥”写出了沦陷区的凄惨景象。 | D.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界上没有的珍 | 奇。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句描绘了“天上街市”的奇景,诗人用两个“定然”,语气肯定,将读者带入美好的现实世界。 |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小题1:东临碣石, 。 (曹操《观沧海》) 小题2: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小题3: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小题4:岱宗夫如何? 。 (杜甫《望岳》) 小题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小题6: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小题7:自古以来,月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散,可谓“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在诗人的笔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勾起了游子思乡之情;“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写了骨肉离散之愁;“ ,千里共婵娟”寄予了人间最美好的祝愿。(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