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阅读下面的宋诗,自选一个角度(炼字、赏句等)进行赏析。(3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阅读下面的宋诗,自选一个角度(炼字、赏句等)进行赏析。(3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阅读下面的宋诗,自选一个角度(炼字、赏句等)进行赏析。(3分)
答案
示例:“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极为传神,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如注的骤雨砸在船上, 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的景象。评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解析
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此外,’炼字”也是诗词赏析的重点,学会鉴赏诗歌用语的妙处。
举一反三
文言诗文填空(15分)
小题1: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中赏。
小题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小题5: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小题6:___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7: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小题8: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小题9:______________,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10:《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1:孟子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生活中也不完全尽然,如周敦颐所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更显其人格的魅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你分析它妙在何处。(4分)
小题2:最后两句诗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小题1:                    ,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小题2: 出淤泥而不染,                。(宋·周敦颐《爱莲说》)
小题3: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小题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5: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小题6: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如梦令》)
小题7: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写下的思乡、报国之情交织互现的千古名句是:                         
小题8: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9:诗人经常托月抒怀。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贬谪远方朋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4分)
小题1:深林人不知,        ▲        。(王维《竹里馆》)
小题2:       ▲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小题3:      ▲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小题4:山际见来烟,    ▲           。(吴均《山中杂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小题1: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临水的村庄、疏落的篱笆、      等景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优美的景色和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整首诗表现出的诗人的心情是         。(2分)
小题2: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