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诗《观沧海》,完成1~2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阅读古诗《观沧海》,完成1~2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古诗《观沧海》,完成1~2题。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所描绘的大海吞吐宇宙的景象,正是体现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诗句“洪波涌起”中的“涌”字用的精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博大胸襟(远大抱负;雄心壮志;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豪情。)
2.既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也写出了作者的惊叹和赞美。(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对《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颔联先后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抒写遭遇,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
B.颈联巧用地名抒写自己忧虑不安的心情,显得生动,真切。
C.尾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诗,表现出他的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使全诗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D.全诗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了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死得其所的意愿,反映了他崇高的以死报国的生死观。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1)《如梦令》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词中表现作者心底欢娱的词语是_________,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是“_________”和“ ________” 。
(2)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A.起句,溪亭醉饮,不知归路,表明游兴沉酣,乐而不返,从而揭示了女词人的倜傥豪放与洒脱的性格。
B.“兴尽晚回舟”承上启下,句中的“兴尽”是词眼,既包含了酒兴,更表明游兴,意思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C.结句,是说惊起飞翔的鸥鹭,吸引了游人,游人拼力划船去观看。
D.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事、景、情融为一体,整个画面色彩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对《天净沙·秋思》的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枯藤”“老树”“西风”,写的均是秋末之景。
B.“夕阳”与“昏鸦”中的“昏”字照应,点出特定的时间。 
C.这首元曲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曾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D.这首元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反映了天涯游子的漂泊情怀。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对《西江月》的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小令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是他寓居江西上饶时写的。 
B.下阕开头两句的停顿应该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别枝”,这里指树枝;“听取”,是听的意思;“忽见”的“见”通“现”,出现的意思。 
D.这首词写农村夏夜的优美景色,反映了词人对于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对《如梦令》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 
D.朗读时,第一句节奏可划分为“常记∕溪亭∕日暮”。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