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的前四句都统在________

阅读理解。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的前四句都统在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理解。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在______________中,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__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_,视象由整体到部分,由混沌到清晰。后四句由前面的景,写到__________,又描出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情怀。
2.请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点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望”,草木、花鸟;自己的情,自己的形;思家念新,感时忧国。
2.国破家亡的时局,因作者感时,故看花亦溅泪;惟其恨别,故听鸟鸣也为之惊心。这句写花不是写花,写鸟亦非写鸟,以己观物,以物拟人,物我合一。这种情景交融营造的意境丰满充盈,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何艺术特点?请作简要的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写愁的诗句较多,表现手法也很独特。请你阅读下列写愁的诗句,再联系本词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表现手法,说说你的发现。
诗句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诗句二: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诗句三: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诗句四:
  艇子相呼相语,载取暮愁归去。(张元干《谒金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本词的题目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请认真品读这首词,说说这首词的“壮”是怎样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让你利用网络资源,为本词制作一个网页,供大家赏析,你准备怎样设计你的网页呢?(你可以用文字把你的设计表述出来,也可以用图将你设计的网页的主页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范仲淹《渔家傲》,回答1—2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第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_____________,燕啄春泥,乱花迷眼,_____________。
2.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后面题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_________,后四句_________,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