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欣赏。西 江 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⑴全词描写了江南
题型:月考题难度:来源:
诗歌欣赏。 |
西 江 月 辛弃疾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⑴全词描写了江南农村__________(时令和时间)的景色,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的心情。 ⑵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你认为是谁在说丰年呢?(至少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⑴ 夏夜、闲适(或淡泊、喜悦、欣慰、怡然自得) ⑵ a:乡村纳凉的人们(村民);b:词人(作者)与同伴;c:夜行人;d:蛙儿们。 (意思对即可) |
举一反三
古诗阅读赏析 |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1、请赏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
古诗词阅读欣赏。 |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1、这首诗中写出环境幽静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的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矛盾吗?请说明理由。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
赤壁 杜牧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1.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在本诗中,“东风”指代的是什么事件?“周郎”指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天净沙·秋思》选文,完成下面的题。 |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
1.这首散曲小令的作者是 ,这首小令被誉为“ ”。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此曲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 (2)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 (3)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忧伤,特意选用了几组让人感伤的事物:枯藤、老树、故道、瘦马,触景生情情更浓。( ) (4)昏鸦、西风、夕阳三种事物虽不能直接让人忧伤,但置身于特定环境中,目睹黄昏乌鸦归巢、西风起,太阳下山,一天将尽,却能徒增伤感。( ) 3.诗人在“构图”上,成功地运用了映衬手法。一面是秋风萧飒中的“枯藤老树昏鸦”,一面是“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这是 相映;而“流水”与“小桥”是 相映;写景与写人是 相映。(填序号) A.背景与主体 B.明暗 C.动静 4.这首散曲中与“秋”“夕阳”相对应的景物分别为“ ”和“ ”。 5.点明这首散曲主旨的句子是 。 6.简析“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在全曲中的作用。 7.这首词(曲)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是如何渲染的?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