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

附加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

题型:上海期中题难度:来源:
附加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诗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_________________,现在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写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五言律诗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临渊羡鱼 比喻只有愿望不做实际的工作,就达不到目的。
3、颔联从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极富艺术感染力,尤其“蒸”字显示出了洞庭湖丰富的积蓄,“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4、夸张。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想出仕却无人引荐,暗示作者想得到对方的援引。
举一反三
赏析以下诗词,完成后面各小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诗意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
B、“坐观者”暗指作者自己,“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
C、本诗写作目的是想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措辞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D、诗句字里行间流露出唐代文人的追逐名利,渴望通过功名改变自己命运的浮糜作风。
2、赏析下句诗句并体会加粗字的作用。
云梦泽,波岳阳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请选择下面对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诗歌为了突出“数点红”,先从“重重新绿”写起,使海棠花蕾更加显得明丽动人。
B、诗歌刻画桃李、春风的形象是为了与绿叶、红蕾营造早春的氛围,赞美勃发的生机。
C、诗歌中“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这里语含双关,既指海棠的花心,也指儿辈之心。
D、诗人元好问是金朝鲜卑族文学家,由诗歌标题可以知道,他是在“借花教子”。
(2)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叶》专题,除了上面的诗,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叶”,请自选一句赏析(也可以选择课外的诗句)。
最喜欢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
  辛弃疾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写道:“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也有这样的句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借助表示“少”的个位数词“七八”“两三”“三两”把星星稀少、夜雨稀落、桃花稀疏的情调表现得很生动。这种用数词入诗的句子,用得好,别有情趣。
  请你鉴赏下面这个句子,看看在数词运用上跟上面谈到的诗句是否相同?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月的雨,四月的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词,完成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2、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用“/"给下边诗句划分节奏。
五十弦翻塞外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选角度,对“沙场秋点兵”作一点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