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1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意思符合即可)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意思符合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注】①落落:松高貌。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诗词鉴赏。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补充点评。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_________之情的自然流露。
2、完成随感。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