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古诗,完成1—3题。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

读下面古诗,完成1—3题。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

题型:河南省竞赛题难度:来源:
读下面古诗,完成1—3题。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结合有关诗句,说说李云、李白作品各有什么特点?
                                                                                                                            
2、***的《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中有“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的诗句,这与本诗中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是古诗中的写愁的名句,请从艺术手法角度作些具体分析。
                                                                                                                           
答案
1、李云的作品有刚健的风格,李白的作品则清新秀发。 
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3、用“抽刀断水水更流”的生活现象,比喻诗人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举杯销愁愁更愁”直抒胸臆。
举一反三
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B、“怀旧空吟闻迪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对比。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                                            
2.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3.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补全诗句。
2、根据对课文内容理解用原文回答:
     ⑴根据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                                      
     ⑵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                                                   
3、说一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是一首                                     诗。
2、这首诗中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佳句是                                             
3、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作者出游出发的地点是荆门,到达的地点是楚国。
     B、颔联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和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C、颈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江面平静时的夜景和白天云彩兴起变幻的无穷奇景。
     D、尾联点题,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作者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4、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随平野尽”这句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B、“江入大荒流”这句诗中“入”字用语贴切。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D、全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其中既有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又有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