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2分)《孙亮辨奸》孙亮暑月游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①以银碗并盖就中藏吏取蜜。黄门素怨藏吏,乃以鼠矢②投蜜中,启言藏吏不谨。亮即呼吏持蜜瓶入,问曰:

文言文阅读(12分)《孙亮辨奸》孙亮暑月游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①以银碗并盖就中藏吏取蜜。黄门素怨藏吏,乃以鼠矢②投蜜中,启言藏吏不谨。亮即呼吏持蜜瓶入,问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12分)
《孙亮辨奸》
孙亮暑月游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以银碗并盖就中藏吏取蜜。黄门素怨藏吏,乃以鼠矢投蜜中,启言藏吏不谨。亮即呼吏持蜜瓶入,问曰:“既盖覆之,无缘有此。黄门不有求于尔乎?”吏叩头曰:“彼尝从臣贷宫席不与。”亮曰:”必为此也,亦易知耳”。乃令破鼠矢,内燥,亮笑曰:“若先在蜜中,当内外俱湿;今内燥者,乃枉之耳。”于是黄门服罪
①黄门:指宦官。②矢:同“屎”③尔:第二人称代词,你。④席:褥子。⑤服罪:伏法、认罪。
小题1: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使黄门以银碗并盖就中藏吏取蜜(派、让)人恒然后能改(错误、过错)
B.黄门怨藏吏(向来、平时)曾其所不能(增加)
C.彼尝从臣贷宫席不与 (借)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诚纯洁)
D.今内燥者,乃之耳(冤枉)在宋城上而待楚矣(入侵)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令破鼠矢宋莫能守,可攻也
B.黄门不有求尔乎所欲有甚生者
C.乃鼠矢投蜜中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D.今内燥者,乃枉耳行道人弗受
小题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彼尝从臣贷宫席不与。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4: 内容理解(4分)
(1).孙亮是根据什么判断出藏吏是被黄门冤枉的。(用原文回答)
(2).读了这篇短文,你从文中的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迪?任选一个角度谈。
答案

小题1:A(2分)
小题2:C(2分)
小题3: (1) 他曾经向我要过皇宫里用的褥子,但我没有给他。
(2) 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小题4: (1)若先在蜜中,当内外俱湿;今内燥者,乃枉之耳(2分)
(2)①做人要正直,不可有害人之心,因为害人终害己。②遇事万不可只听一面之辞,一定要仔细思考,慎重处理,才能了解事实的真相。③当被别人冤枉时,我们一定要据理力争因为事实胜于雄辩。(2分)
翻译:孙亮热天到西苑去游玩,想吃生梅子,就派一宦官捧用一只有盖子的银碗去向管皇家仓库的官吏处去拿蜂蜜。宦官向来与仓库官吏结怨,就把一颗老鼠屎放入蜜里,开口说仓库官吏失职。孙亮立即叫仓库官吏把装蜂蜜的瓶子拿来,问道:“蜂蜜既然盖得很严,不应该有老鼠屎。那个宦官没有向你要求过什么吗?”仓库官吏叩头说:“他曾经向我要过皇宫里用的褥子,但我没有给他。”孙亮说:“他必定是为了这个缘故啊,也容易弄清楚。”于是下令把那颗老鼠屎弄碎,发现里面是干燥的。孙亮笑道:“老鼠屎如果早就掉在蜜里,应该里外都是湿的;现在里面是***,可见是你冤枉害他啊。”因此宦官低头认罪。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项中过字解释为:犯错误
小题2:试题分析:A项中“乃”分别解释为:就、才。B项中的“于”分别解释为:跟,比。D项在的“之”分别解释为:代词他,助词的。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翻译这一句时要注意第一句注意“尝”第二句注意“恒”。
小题4: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多读几篇,切记要用原文回答.(2)答案不唯一,从文章人物的身上学习他们的优点和方法,吸取教训。
举一反三
语段(三)《陈涉世家》选段
(北京市2006年中考)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共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4分)
(1)以为死(  )(2)或以为(  )
(3)天大雨(  )(4)为天下唱(  )
小题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天下苦秦久矣。译: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                                        
小题3: 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小题4: 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项脊轩志(节选)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顾视无可者                                      
(4)小鸟来啄食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小题3:刘禹锡认为判断“陋”与“不陋”的标准是什么?按照刘禹锡的标准,归有光笔下的项脊轩是不是陋室呢?为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后面小题。(11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下贤》)注: ①稷(jì):人名。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躬耕于南阳 躬:        
(2)猥自枉屈 猥:               
(3)攘除奸凶 攘:             
(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弗:        
小题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                                         
小题3: 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答:                                                                              
小题4: 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答:                                                                            
小题5: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2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8分)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蝉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小题1:上文节选自课文《       》,作者是        (2分)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故有所览辄省记
小题3:下列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做官前后的比较证明借书读才能取得事业成功。
B.“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意在表扬黄生。
C.“生固幸而遇予”告诫黄生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D.“其切如是”的“是”指代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12分) 
王敦①有废明帝②意,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之不孝,皆云温太真③所说。温来,敦便奋其威容
问温:“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使温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正色曰:“钩透致远④,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注:①王敦;东晋大臣,有谋杈纂位之心。②明帝:司马绍,即后文的太子。③温太真:东晋政治家,曾任太子的近侍官。 ④钩透致远:指学识广博精深。  
小题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温来(        )    (2)欲使温己(        )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人物没法估量君子德行。
B.我没有资格估量君子的德行。
C.小人物无法测量君子德行。
D.我没有凭借测量君子的德行。
小题3:文中能体现温太真有胆识的语句是                    (2分)
小题4: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表现主人公王敦的有勇有谋。
B.称赞明帝的广博学识与孝顺。
C.表现真正勇者的威武不屈。
D.赞扬温太真的智慧与善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