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小题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 “            ”;二是“              ”。(用原文词句回答)(2分)
小题4:文中诸葛亮对后主提出了“亲贤远佞“的用人建议,在现实生活中,这条建议对你做人有什么启示?(2分)
答案

小题1:(2分)⑴痛心遗憾    ⑵用来……的
小题2:(2分)(我)只求在乱世间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中闻名显达。
小题3:(2分) 内外异法 亲小人,远贤臣
小题4:(2分)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能亲近贤德之人,与之为友,就可以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可以少走弯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对所学文言文名篇中的词语,可以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判断。注意字词在句子中的变化,本题加点字词都是古今异义字词,且一字一义,要注意辨析。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苟、于、闻达,求”,翻译后疏通语句。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3: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提示,阅读文意,找到相关内容摘引即可。
小题4:
试题分析:理解句意,从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这方面来谈,建议要注意择友。
举一反三
海鸥与巷燕(8分)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注】①病:困苦。②忮(zhì):嫉妒。③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我至子所:      (2) 燕于是始思鸥言:        (3)燕不喻而去:    
小题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鸥于海渚遇巷燕欲信大义于天下
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孤之有孔明
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小题3: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①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②素业;无③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注释:①天机:天赋的悟性,聪明。②素业:清素之业。③履立:实行,实践。
小题1:断句,限断三处。(3分)
此 事 遍 于 经 史 吾 亦 不 能 郑 重 聊 举 近 世 切 要 以 启 寤 汝 耳。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及至婚 / 既加                    B体性定/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C多者至《礼》、《传》/ 而长烟一空    D自兹堕慢/ 挥手自兹
小题3:翻译句子。(2分)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小题4: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请你举一个例子来证明“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这句话。(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荀攸传(10分)
荀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②将有奸!”衢寤③,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④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⑤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⑥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⑦,收颐、攸系狱,颥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本文涉及到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殆:大概,恐怕。③寤:醒悟。④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⑤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⑥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⑦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故 吏 张 权 求 守 昙 墓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杀人亡命 果 (     )   ②由是之 异(     )
③卓都长安 徙 (     )   ④今直刺杀之以百姓 谢(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小题4: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荀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2)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小题3: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日,早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俘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俘子寂然:则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刚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是村人之田者旨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妾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及饭后仍出,更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如是。
小题1:请划分层次(用“ |” 断 三处)(3分)
已 而 手 倦 足 疲 倚 竿 于 岸 游 目 而 视 之 其 寂 然 者 如 故。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则牵引之                      (2)乃一得        
(3〕更别塘求钓处                   (4)问之常钓家,如是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画线句中表现了钓者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