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粱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减
注释:①籍:项羽的字。②项梁:项羽的叔叔 
翻译句子:(4分)
①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
①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②项梁忙捂着他的嘴说“快别乱讲,要不会被灭族的!
解析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了解内容,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籍”“略”“竟”“ 毋”“ 妄”“族”,第二句的语气要译出来,最后疏通句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食喻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①,告老家居。有直指使②者,以饮食苛求属吏③,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其来款④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指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⑤。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粗,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⑥责人。
【注释】①刘南垣公:指曾任明朝尚书的刘麟。 ②直指使:官职名。 ③属吏:部下。④款:款待。 ⑤箸:筷子。 ⑥飧(sūn):本指晚饭,这里指饭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郡县之(         )         ②其来款之(        )
食至(        )             ④时使耳(          )
小题2:与“以饮食苛求属吏”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可为师矣B.不物喜
C.天下之所顺D.属予作文记之
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可 见 饮 馔 原 无 精 粗
小题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少顷,佳肴美耘,罗列盈前,不能下箸。
⑵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小题5:联系文章,对文章对刘麟教育学生的教育方法进行评价。(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鲁施氏与孟氏
①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①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说之,以为军正②。禄富其家,爵其亲。
②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③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④之,而还诸鲁。
③既,孟氏之父子叩胸而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注】①干:谒见。②军正:军中的执法官。③摄:夹处,夹迫。④刖(yuè):古代刑名,即砍掉双脚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爵其亲 荣:                      ②大国吾之           事:            
③既    反:                      ④孟氏之父子叩胸而施氏 让:                 
小题2:下列句中的“之”与“好兵者之楚”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辍耕之垄上
C.而摄乎大国之间D.马之千里者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所业亦同,而窘于贫。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阅读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②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汴水。②余浸:支流。③岩阜:假山。④芡(qiàn):水生植物。⑤富:丰饶的物产。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饮少辄醉       辄:_____          (2)醉翁之不在酒 意:___________
(3)佳木而繁阴   秀:____________   (4)云归而岩穴暝   暝:_________ 
小题2: 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2分)
春季:_______________  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甲文作者一以“乐”字为主线,在一、二两段中描绘了早晚及四季美景,从全文来看,你觉得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怀?(2分)
小题4: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     
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墨翁传  (12分)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①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②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③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④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⑤,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客闻之曰:“吾侪⑥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⑦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⑧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                                               
[注] ①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②黧(lí):色黑而黄。③墨沈:墨汁。④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⑤玄圭:黑色的玉。⑥侪(chái):同辈。⑦弸(péng):充满。⑧徼(jiǎo):求。
小题1:下列句子中“之”与“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中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B.客有诮之日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今之逐利者
小题2: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墨翁的墨用的是上好的材料,做墨用的力也特别辛苦,就因为它制作艰难,所以他认为很容易就能卖出去。
B.对那些对外打着卖古代墨汁的旗号,而内里却拿着不好的出卖的行为,墨翁不想效仿。
C.墨翁的行为让那些吟诵着圣人的言论,嘴里充满着高尚的品德,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感到愧疚。
D.本文运用对比,突出墨翁则临财不苟,洁身自好,坚守道德准则。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操杵臼_______             咸之_______      
所制墨,有定_______       使吾欲售而彼之为_______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
②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